跳转至

《资本论》的读法-杨照

  •  《资本论》的读法|200
  • 书名: 《资本论》的读法
  • 作者: 杨照
  • 简介: 源起看理想的口碑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凝聚杨照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尽的思想资源,人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现在正是时候,告别课本里的“教条”,跟随杨照,真正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要理解现代社会,《资本论》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对今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仍有着重要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从《资本论》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动机出发,试图还原一个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资本论》,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深刻与趣味。
  • 出版时间 2022-09-01 00:00:00
  • ISBN: 9787573005687
  • 分类: 社会文化-社科
  •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高亮划线

封面

版权信息

引言 “教条”之外,如何认知马克思与《资本论》?

第一章 导论

2 回到19世纪:黑格尔辩证法正当时

  • 📌 言论自由的关键在于法律的保障,有明确法律条文保障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5-573-610

    • ⏱ 2023-09-07 14:58:29
  • 📌 辩证法最基本的公式,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正—反—合”。 ^5-3237-3266

    • ⏱ 2023-09-07 15:04:02

3 辩证法与异化:人本来应该是上帝的主宰?

  • 📌 然而观念或设计一旦被客体化和物质化,就不再是观念,不再是设计,也就不再完美了。换句话说,一旦成为客体,成为具体的存在,那存在就是原本绝对精神的堕落,从完美变成不完美;要避免这种堕落,那份完美就只能够作为观念存在于精神当中,而唯有接受堕落,忍受或夹杂不完美,才有办法离开精神,成为具体的物质世界 ^6-1301-1447

    • ⏱ 2023-09-07 15:10:46
  • 📌 在绝对精神的内在,一切是完美的,然而“客体化”“物质化”的过程带来了缺陷,于是开始有好与坏、是与非的区别。一旦有了好坏,物质世界也就受到前文跟大家介绍过的辩证法的规范,开始进入“正—反—合”持续的变化中,从量变到质变,由正面转成负面,又转为正反相合,产生出更高一层的正。世界如此随辩证的盘旋变化往上发展,而构成了时间,构成了历史 ^6-1695-1859

    • ⏱ 2023-09-07 19:15:06
  • 📌 因此,从抽象的角度看,历史就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开展。精神堕落为具体,然后这个带有缺憾的具体世界在透过辩证的变化中盘旋而上,一步一步朝绝对精神回归 ^6-1889-1960

    • ⏱ 2023-09-07 19:15:58
  • 📌 黑格尔说,世界是精神的具象化。马克思倒过来说,精神或上帝是人的理想化。 ^6-2599-2634

    • ⏱ 2023-09-07 19:18:23

第二章 从经济理论开始,认识马克思的思想与动机

2 重新认识使用价值:物品和你的关系,是价格决定的吗?

  • 📌 人会和一般的物品产生两种关系:一种是通过使用所产生的价值关系,另一种是通过交易所产生的商品关系。马克思用这种观点来讨论商品。 ^8-3195-3257

    • ⏱ 2023-09-07 20:03:05
  • 📌 在还没有成为商品之前,物品对我有不可取代的直接意义。我喜欢这部手机,我也喜欢这只水杯,手机和水杯都分别和我有直接关系。但是一旦牵涉交易,我计算,1部手机可以换8只杯子,于是我就很容易把量化比例再扩大,就认为杯子对我的使用价值只有手机的1/8,进而自己觉得我对于手机的需要与欲求的程度应该会是对于水杯的8倍。 ^8-3546-3699

    • ⏱ 2023-09-07 20:05:48

3 被价格左右的欲望

  • 📌 所以,一定要记得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哲学家解释这个世界,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9-3189-3234

    • ⏱ 2023-09-08 12:46:45
  • 📌 也就是借由读《资本论》,刺激我们不要那么习惯于活在既有价格观念主宰的这个世界里。我们日常都以假设现实社会逻辑是对的作为起点,判断在这样的现实里,下一步该怎么做。 ^9-4040-4120

    • ⏱ 2023-09-09 08:40:16
  • 📌 但马克思一直刺激我们从相反方向思考。你应该思考、检验一下:现实社会的这套逻辑会不会根本就是错的呢?至少我们应该可以用更美好、更合理的社会作为参考坐标,重新检讨、重新审视自己身处的现实社会。 ^9-4120-4214

    • ⏱ 2023-09-09 08:41:37
  • 📌 我们再堕落到用金钱涵盖一切价值,再堕落到金钱又从交易计算的工具晋升成一切事物的主宰,这也就是资本的出现。金钱本来是人用来购买物品的,成了资本之后,它就倒过来了,变成用钱来购买人,人沦为为了换取更多资本而服务的物。资本变成主人,人反而成为服务资本的奴仆。 ^9-4524-4650

    • ⏱ 2023-09-09 08:44:09

4 资本的来历和基本运作方式

  • 📌 生活所需之外,剩下80元,如何运用?可以拿这80元离开既有的交易系统,到更远的地方,到另外一个系统里去交换香料、奢侈品,做奢侈消费。可是如果剩余的财富不是80元,而是999980元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钱全部用在奢侈性消费上,这时会做什么呢?在欧洲18、19世纪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个可能性——在买土地之外去买机器。 ^10-1063-1219
    • ⏱ 2023-09-09 08:49:52

5 马克思的灵魂拷问:你是作为目的还是手段而存在?

  • 📌 劳动力再生产是什么?它意味着资本家雇佣你的劳动力。虽然你不是个奴隶,感觉上你不属于资本家,资本家只是买你的劳动力而已。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你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可能更糟糕。因为在这种关系下,资本家只需要在意你作为一个劳动者明天会不会回来继续提供他所需要的劳动力而已。 ^11-2006-2138
    • ⏱ 2023-09-10 00:06:27

6 投资所得和劳动所得,根源上有区别吗?

  • 📌 如果没有劳动,就必然不会产生这些价值。如果把整个图像用马克思的哲学追根究底地画出来,那么把它想清楚了之后,就明白所有的源头都是劳动,因为有劳动才有价值的增生。而劳动价值增生最大的特性,就是它不会回到劳动者身上,会被分配到别的地方去。 ^12-3128-3244

    • ⏱ 2023-09-10 00:47:35
  • 📌 你可以拿掉资本,可以拿掉土地,可以思考是否有不用地租投入的劳动形式,是否有不需要工具的劳动形式,是否有不用资本的劳动形式,这些都可以思考,也都可以想象,但是不可能想象那种没有劳动者的生产形式。 ^12-4560-4656

    • ⏱ 2023-09-10 08:29:59

7 被扭曲的价格,被创造的需求

  • 📌 某个学医的朋友曾形容,我们天天洗澡的行为中,举凡使用的香皂、沐浴乳,都可称作拿羊油交换人油。因为从人体运作的学说来看,人类的皮肤随时都会分泌油脂,自有新陈代谢的变化,我们却用香皂把皮肤上的油脂洗去,再想办法换上动物的油脂,进而来保护皮肤,不是多此一举吗?但是我们今天绝对不会从这种角度来质疑香皂和沐浴乳的盥洗作用,它已经被内化成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了。 ^13-4316-4491
    • ⏱ 2023-09-10 08:45:09

8 财富分配的公平与正义

  • 📌 唯有不被异化,不被工具或手段反过来统治,人才能有公平正义的生活。 ^14-1529-1561
    • ⏱ 2023-09-10 17:46:34

9 人如何沦为劳工:被降级的工作成果

  • 📌 所以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必然产生双方使用价值都提高了的情况,才会达成交易行为。 ^15-2805-2843
    • ⏱ 2023-09-10 19:06:46

10 当批量生产代替量身定做,后果有多严重?

11 失乐园的悲剧:交易的目的和手段,是如何颠倒的?

12 剩余价值的来源:G1=W,W=G2,为什么G1 < G2?

13 卖不出去的0.7部手机:资本对生产的改造,导致了多大浪费?

14 马克思理论的后继者对《资本论》的补充

15 剥削与操控:如何辨别马克思主义的观念?

16 老板与劳动者的阶级差异,是必然的吗?

17 19世纪的欧洲:帝国的诞生,学问的分野

18 追求科学的经济学是否有其内在偏见?

19 马克思的经济学与市场经济学的不同前提

20 卖时间的劳动者:为什么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每天工作多久?

21 老板的地位比员工高吗?员工之间是竞争关系吗?

22 资本的历史:钱是如何变成资本的?

23 利息的“必然”存在:钱存在抽屉里,何时变成了蠢事?

24 资本与债务:无法实现的承诺

25 货币:我们与国家间的债务关系

26 泡沫经济: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27 2008年金融危机:为了保住美元地位,中国做了什么?

28 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一):对人的研究不是“科学”

29 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二):非资本主义国家揭竿而起,资本主义国家调整行动

30 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仍在扩张的资本主义

31 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四):劳动者被弱化的“被剥夺感”与资本家的无偿占用

32 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五):资本家无偿占用的类别

33 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六):我的专利,只值一笔工钱吗?

第三章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历史观

2 资本主义是经济系统,共产主义是社会系统

3 都是劳动者,你为什么不支持罢工?

4 面对罢工,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还是劳动者的角度?

5 如何认识工业化的社会:社会学的诞生

6 抛弃人名与事件,从社会的角度重新认识历史

7 混乱中的清醒者:“社会学之父”孔德眼中的社会

8 研究社会就像研究一只猫:孔德的“三阶段论”和“社会静态学”

9 孔德的雄心:所有学科,都应该隶属于社会学

10 马克思与孔德的分道扬镳:资本主义是社会的终极形态吗?

11 一个德意志人的观察: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漏洞

12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失去自由吗?

13 马克思的雄心: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哥白尼革命”

14 《资本论》的副标题有什么含义?

15 “职业无贵贱”,只是说说而已

16 资产阶级专政:为什么要刻意地抹杀阶级意识?

17 无产阶级专政(一):我的报酬是友谊,我的报酬是学问

18 无产阶级专政(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跟真实的历史是同一回事吗?

第四章 马克思的人道探索与哲学关怀

2 投射论与反转论:为什么我们创造了上帝,却成了上帝的奴仆?

3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上帝虽死,但宗教不在了吗?

4 资本主义培养了新的“人民鸦片”

5 马克思的复杂论理,要从康德的三大批判说起

6 部分与整体:重商主义和庸俗经济学的谬误

7 稀有性的消失:资本家和地主的特权,不是必然的

第五章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2 从词义开始,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 当理论作用于现实:马克思文化理论与新马的发展

4 马克思所说的是“真实意识”,还是另一套“虚假意识”?

5 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重农主义是怎么兴起又落寞的?

6 “资本的宗教”下的我们,如何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意识?

7 新马克思主义:困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能做什么?

8 伪造的“和谐”:资本主义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9 面对100年后的市场经济学,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过时了吗?

结语 莫忘马克思:《资本论》,为弱势者写的辩护书

文后

读书笔记

第二章 从经济理论开始,认识马克思的思想与动机

划线评论

  • 📌 所以在《资本论》中,在马克思的理论里,劳动者、劳工,这不是一般的称呼。比如说对马克思而言,在农田上的农夫不叫“劳动者”,因为农夫自己拥有锄头,拥有耕田以及收割的所有工具,不是在和生产工具分离状态下劳动的人 ^367561166-7L3lj5JQN
    • 💭 现在有房子的是不是就是以前的地主
    • ⏱ 2023-09-07 19:35:47

2 重新认识使用价值:物品和你的关系,是价格决定的吗?

划线评论

  • 📌 经过了交易,我们达到了双赢的局面。你所拥有的物品使用价值增加了,我所拥有的物品使用价值也增加了,这就是交易的根本动因。 ^367561166-7L3mLrFzo
    • 💭 所以交易也是走价值的
    • ⏱ 2023-09-07 19:58:02

划线评论

  • 📌 我们以为物体的交易价值就等于它的使用价值,以为越贵的东西越有用,也以为越贵的东西就越值得被追求、被拥有。这也是我们的欲望被异化了,意味着我们不再真正探求、聆听自己内在的需求。 ^367561166-7L3ncLOvG
    • 💭 回归物品对自己的价值
    • ⏱ 2023-09-07 20:04:46

5 马克思的灵魂拷问:你是作为目的还是手段而存在?

划线评论

  • 📌 在货币介入之后,价值产生了两种增生的性质,一种是转化成资本,去投资在生产上,因而产生较高的价值。但还有另外一种,就是让它变成信用,借给别人,借给当下需要的人,然后从信用当中有了利息,利息形成了另外一种价值增生。 ^367561166-7L6GJBIa8
    • 💭 钱生钱
    • ⏱ 2023-09-10 00:22:58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