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 打开心智-李睿秋
  •  打开心智|200
  • 书名: 打开心智
  • 作者: 李睿秋
  • 简介: 心智,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集合,决定了人的信念、思考和行动。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塑自己的心智模式。深度思考践行者李睿秋,带你探索心智的底层原理,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长系统,提供情绪、自驱、行动、学习、思考、创造六个方面的提升路径,从而获得更明晰的头脑,更平静的心态和更有主动权的人生——停止精神内耗,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疲惫。走出信息茧房,拥有自主学习力。把自律变成自驱。果断行动,摆脱懒惰、畏难和拖延。构建知识地图,打造终身受用的学习系统。找到个人兴趣所在与立身之本。
  • 出版时间 2022-09-01 00:00:00
  • ISBN: 9787521746488
  • 分类: 个人成长-认知思维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高亮划线

稳定:拖累成长脚步的元凶

  • 📌 其中,A组参与者得到了1美元的报酬,B组参与者则得到了20美元。结果A组参与者比B组活跃得多,对工作的评价也高得多。因为他们会这样告诉自己:这么无聊又低回报的工作,我却做了这么久,要么我是个笨蛋,要么它一定有些吸引人的地方。 ^7-4125-4237

    • ⏱ 2023-05-09 19:59:25
  • 📌 更有效的做法,是把锻炼和饮食结合起来。通过一个更健康、更均衡、能够让你舒适地持续下去的饮食模式,让大脑把这种饮食模式和运动习惯固化下来,慢慢形成大脑新的常态,塑造我们新的“基线”。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在一个更健康的状态。 ^7-7325-7433

    • ⏱ 2023-05-09 20:15:37

预测: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 📌 成长就是不断地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这背后的机制,就是大脑调整了自己的心智模型,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对应的功能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环境、处理环境。 ^8-5373-5453

    • ⏱ 2023-05-09 20:28:20
  • 📌 2019年一项关于学习的研究发现:当我们对新知识进行测试的错误率在15%左右时,我们的学习效率是最佳的。这也许可作为一个参考。 ^8-6760-6823

    • ⏱ 2023-05-09 20:31:49

反馈:让你停不下来的甜蜜陷阱

  • 📌 综上所述,多巴胺的作用是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帮我们找到那些对生存有利的行为,然后给它们打上一个标记,让我们拥有更强的动力去做它们,从而能够更好地“趋利”,摄取到更多的能量和竞争优势。 ^9-2267-2360

    • ⏱ 2023-05-09 20:38:08
  • 📌 多巴胺调控的是动机,而非快乐。 ^9-3146-3161

    • ⏱ 2023-05-10 07:48:51
  • 📌 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缺乏动力,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觉得什么都无所谓,那么可能意味着你的奖赏回路系统过于依赖外在奖励,缺乏足够的锻炼和刺激,进而使它自主产生多巴胺的能力变低了。这就是外在世界为我们设下的“甜蜜陷阱”。正是它们让我们感到越来越无聊、空虚,变得越来越短视,只想满足眼前的利益和娱乐,不想考虑长远的事情。 ^9-4596-4753

    • ⏱ 2023-05-10 07:57:57
  • 📌 不妨试一试,有意识地远离短期反馈,避免自己的阈值被无限拉高;然后,在生活中给自己设置一些小挑战、小任务,可以是上手一个新技能,入门一个新领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它最好是你感兴趣的,有足够动力去尝试的。试着动手去做一做。 ^9-5906-6016

    • ⏱ 2023-05-10 08:10:28

愤怒、恐惧、焦虑,它们来自哪里

  • 📌 ,一个方法是不要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模式里,而是多走出去,获取更丰富的经历。新鲜的场景和经历是激活前额叶的有效方式,可以强化大脑做出判断和计划的能力;另一个方法是多去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这同样可以激活前额叶,锻炼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12-4993-5109
    • ⏱ 2023-05-10 19:35:19

意志力真的存在吗?

  • 📌 试试让自己接受“意志力无限”的设定,将思维转变成:终于干完今天的活了,又有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去做真正想做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了。这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获得感” ^17-4963-5051
    • ⏱ 2023-05-10 20:24:54

系统优化法:把自律变成自驱

  • 📌 实际上,绝大多数成功的创业都不是这样开始的。大多数创业模式是一个人先发现了某个需求,自己想办法去满足它。挣到第一桶金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扩充团队,引进资源。 ^18-2747-2826

    • ⏱ 2023-05-10 20:30:32
  • 📌 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很难发挥作用,你必须从一个简单且可行的系统开始构建。 ^18-3304-3343

    • ⏱ 2023-05-10 20:33:22
  • 📌 总而言之,先设定框架,再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最后不断去优化它,直到实现想要的愿景。这个方法可以在最大化动力的同时,最小化我们的阻力。 ^18-4345-4412

    • ⏱ 2023-05-10 20:35:43

避免“计数器陷阱”

  • 📌 学习英语的本质是什么?是记住很多单词吗?不是的。你一定是基于某种情境,需要用到它,但你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用好它,于是去弥补这种空缺,让你能够更好、更自然地应对这些情境,这才是有意义的。 ^19-3167-3259

    • ⏱ 2023-05-11 12:30:24
  • 📌 福格行为模型”中的一个小技巧:把新习惯放到旧习惯后面,让旧习惯成为新习惯的“触发器”。 ^19-3886-3929

    • ⏱ 2023-05-11 12:32:23

威胁敏感:你是精神内耗者吗

  • 📌 一个最常见的做法是正念练习。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试着找一个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缓慢呼吸(大约10~12秒一次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体会呼吸过程中的感觉,不要去管脑海中来来去去的想法,也不要去抑制它们。整个过程持续约10~15分钟。 ^22-7526-7646

    • ⏱ 2023-05-11 18:00:22
  • 📌 思考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把你之前看到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重新去回忆、提取和梳理。 ^22-8357-8400

    • ⏱ 2023-05-12 07:15:29
  • 📌 试一试,当你觉得无所事事时,不要任由大脑漫无目的地遐想,也不要用短视频和信息流去填满它,而是主动引导大脑去思考和回忆,想一想你最近看了什么东西?获取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表达的话?这不但可以帮助你整理大脑,激发创意,还可以有效地约束DMN,让你更好地掌控它。 ^22-8806-8934

    • ⏱ 2023-05-12 07:24:28
  • 📌 所以,如果一件事情,你想不到特别有力的“不去做”的理由,那么就优先选择去做 ^22-9136-9173

    • ⏱ 2023-05-12 07:26:04
  • 📌 分享一个足够简单、又足够有效的做法,最小行动法。 ^22-9688-9712

    • ⏱ 2023-05-12 07:35:00

反馈缺失:如何战胜短期诱惑

  •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更艰巨、更复杂的任务,但它们都是一样的:你如果只把目光放在结果上,那一定会遭遇到许多痛苦、压力、焦虑……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在过程中,去关注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得到的收获,那么你的感受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23-4108-4225

    • ⏱ 2023-05-12 07:47:22
  • 📌 一个人为什么能持续、长期地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因为你“乐在其中”,你从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收获乃至意义,这些才是推动你继续把它做下去的动力。 ^23-4264-4332

    • ⏱ 2023-05-12 07:47:34
  • 📌 所以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快乐是有层级之分的,创造的快乐要比消费的快乐更高一层。因为创造需要你主动思考,你的快乐来源于“动脑”这个过程;而消费不需要动脑,你的快乐来源于消费对象本身。一方面,动脑的过程除了带来短期反馈的愉悦感,还可以收获“做成了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和激情。但消费不会,消费就像加了糖的饮料,喝的时候觉得好喝,喝完却不会有任何余味和感受。另一方面,依赖于外物提供的对象所带给你的愉悦感,始终是不稳定的,你不可能保证一直都能体验到同样质量的产品。并且,由于消费会不断拉高你的快乐阈值,那些曾经让你觉得有趣的东西慢慢都会变得无聊,需要“加大剂量”。那么久而久之,你终将对一切都感到无聊。 ^23-5250-5546

    • ⏱ 2023-05-12 07:51:24

学习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 什么叫“用起来”?解释清楚一个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得出更准确的判断,做出更有效的选择……这些都是“用起来”。 ^26-4592-4648
    • ⏱ 2023-05-12 19:34:10

别走捷径: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 📌 不妨把读书当作与作者的平等对话。最有价值的是在对话中理顺自己的想法,得到启发和灵感 ^27-5023-5064
    • ⏱ 2023-05-12 19:49:38

重塑知识:在脑海里画一张知识地图

  • 📌 简而言之: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将概念节点,通过彼此间的联系,编织成一张新的知识网络。由旧知识所延伸出来的“联系”越丰富,我们对新知识的了解也就越多。 ^28-1513-1588

    • ⏱ 2023-05-12 19:59:20
  • 📌 在知识管理领域,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模型,叫作DIKW模型。它代表了知识管理的四个层级,也是学习的四个层次,分别是:Data(数据),Information(信息),Knowledge(知识),以及Wisdom(智慧)。 ^28-2057-2165

    • ⏱ 2023-05-12 20:05:07
  • 📌 同样,我也希望你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不要只是追求简单化,追求用日常的、简便的方式去理解它。因为这样做知识量是没有任何增长的,只会带来“熟悉的幻觉”。 ^28-5096-5172

    • ⏱ 2023-05-12 20:13:40

心智拟合度:人是如何成长的

  • 📌 但实际上,管理并不在于做好手头上一时的事务——事务是永远都做不完的。管理的要义,是你能够培养起一支有力的队伍,来应对新的问题。这就要求你能够调整自己的思考框架,从旧的模式过渡到新的模式。 ^31-2624-2717

    • ⏱ 2023-06-12 20:10:12
  • 📌 无论是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工作方式,职业规划,还是资产配置,我都不推荐“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要尽量丰富自己的选择 ^31-6006-6069

    • ⏱ 2023-05-30 07:40:31
  • 📌 抽出时间,给自己设定目标,去学习一些新领域的新技能。并以此为契机,去接触该领域里的从业者和专家,理解他们做事的方式和思维习惯。 ^31-6337-6400

    • ⏱ 2023-05-30 07:43:59

变“任务心态”为“实验心态”

  • 📌 是让大脑从习惯稳定变成习惯变化,让大脑接受一个事实:生活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 ^32-1024-1064

    • ⏱ 2023-05-30 07:46:49
  • 📌 就是以“让自己变强”为目的,把生活中一切问题和挑战,都视为一个实验的机会,从中获得经验,作为大脑成长的养料,不断充实大脑。 ^32-1188-1249

    • ⏱ 2023-05-30 07:47:20
  • 📌 我建议你先从社交开始。如我在前几节里提到的,多参加一些能够结识陌生人的活动,多认识一些人,去寻求各种潜在的“合作”的可能性,把自己放进一片更大、更浩瀚的海洋里面,任自己浮浮沉沉,看到更大的世界。 ^32-8316-8413

    • ⏱ 2023-05-30 08:07:24
  • 📌 然后,试着去做一些创造性的产出,对外部的世界输出你的影响力,扩大你的影响范围。 ^32-8442-8481

    • ⏱ 2023-05-30 08:08:18

四个思维模型,看透事物本质

  • 📌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与阻力的博弈。动力超过阻力,改变就会发生,行为就会成立,反之,就会停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33-7012-7083

    • ⏱ 2023-06-30 19:41:59
  • 📌 所以,我的主张非常简单:不要去强迫自己坚持某个习惯,而是要去发现,我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 ^33-7253-7368

    • ⏱ 2023-05-30 08:40:09

群体偏见:警惕这个思维的陷阱

  • 📌 我们的祖先用了这么多年去创造文明,不是为了让我们活得跟他们一样的。 ^34-6265-6298
    • ⏱ 2023-06-30 20:04:58

把思考变成乐趣

  • 📌 但其实可以更进一步,一边读,一边让自己去思考:这部小说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好在哪里,可以如何改进?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思考到什么? ^35-1117-1183

    • ⏱ 2023-06-30 20:09:02
  • 📌 正如我在前文中强调的一句话:很多时候,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不一定很重要,你在这个过程中想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35-1212-1277

    • ⏱ 2023-06-30 20:10:12
  • 📌 不断地与这些事件碰触、发生联系。如果仅仅停留在“感受”,那你实际上是没有生活的。你只是不断在“遭遇”它们,接触,丢下,离开,前往下一个地点。重复循环,直到生命尽头。 ^35-1471-1553

    • ⏱ 2023-06-30 20:11:57
  • 📌 我常常说,应用我的文章、课程里的内容时,不要追求“一下子改变我的人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更有效的方式是渐变,挑出一个方法,去行动、尝试,然后进行复盘总结,问问自己:我以前是怎么做的,现在是怎么做的?怎么样才能使我做得更好,解决我的实际问题? ^35-7209-7330

    • ⏱ 2023-07-02 09:53:15
  • 📌 一个简单的做法是“5分钟给予”:哪怕你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你也不妨每天抽出5分钟,在你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去帮别人一把,给别人一点指点或反馈。 ^35-7702-7772

    • ⏱ 2023-07-02 09:56:43

意义和兴趣: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

  • 📌 兴趣不是找到的,而是在接触和深入的过程中,慢慢习得和生成的。 ^37-5192-5222
    • ⏱ 2023-07-02 10:19:14

消费和创造:实现更高层级的快乐

  •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了这个陷阱呢?我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当你获取和消费一样东西时,问一问自己:如果全世界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我拥有它,我还会想要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者你犹豫了,那么你很可能就落入了陷阱。 ^38-3633-3738

    • ⏱ 2023-07-02 10:32:44
  • 📌 一个爱好,你拥有它、体验它、享受它,这是第一级。你去深入了解它、学习它,这是第二级。你在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把它提升到较为专业的水平,能够帮助它变得更好,或者帮助更多的人去接触它、了解它,这是第三级。 ^38-5443-5545

    • ⏱ 2023-07-05 20:27:46
  • 📌 甚至,层次可以更高一点:如果你喜欢某种爱好,试着不要只是“玩”,而是真的去接触这个行业,问一问:我是否能够加入进来,做一些事情?有哪个位置需要我的资源和能力?这是一种更好玩、更有趣、更高级的“游戏”。 ^38-7313-7413

    • ⏱ 2023-07-05 20:30:55

三个问题,帮你安排好每一天

  • 📌 更好的做法是有意识地舍弃和推迟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挤出时间,再把这些时间汇总起来,形成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时间”。 ^39-1061-1119

    • ⏱ 2023-07-05 20:33:26
  • 📌 再在这段“整段时间”里,去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这可能是最重要的项目,可能是学习和成长,可能是对未来规划的思考…… ^39-1119-1177

    • ⏱ 2023-07-05 20:33:34
  • 📌 原则就是:把所有琐碎的事情合并起来,汇总到一起,一次性做完,避免它们打断我们的工作思路和状态。通过这种方式,腾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整段时间”,让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最重要的事情上。 ^39-2373-2461

    • ⏱ 2023-07-05 20:35:56
  • 📌 你可以把这些琐事固定到固定的时间、确定的步骤,以及固定的场景里。也就是说,让你的生活保持稳定。在同样的时间吃饭,同样的时间做家务,同样的时间洗漱,同样的时间写日记,同样的时间上床睡觉。重复的行为能够带来一种奇妙的力量。它能增强我们的控制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依然在掌控之中,降低我们的焦虑感,增强我们的精神集中程度。同时,它还能够为自己提供一种自律的满足感,从而提高我们去做其他事情的动力。 ^39-4060-4283

    • ⏱ 2023-07-05 20:39:30

五个技巧,让你效率爆表

读书笔记

预测: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划线评论

  • 📌 不用强求读懂多少,也不用追求从中得到多少收获,但要努力读进去。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从其中获得启发,而在于锻炼我们的大脑,让它逐渐习惯这种需要动脑的模式,进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大脑能够快速运转起来。 ^367561166-7I5lfw5Yr
    • 💭 可以运用到英语学习上
    • ⏱ 2023-05-09 20:27:31

反馈:让你停不下来的甜蜜陷阱

划线评论

  • 📌 一个良性的成长过程是什么呢?是先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通过行动去完成它,获得奖励;然后再稍微提高目标,让自己付出更多的行动去攻克它……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得成长。 ^367561166-7I64PmD7M
    • 💭 找到小目标
    • ⏱ 2023-05-10 08:03:26

威胁敏感:你是精神内耗者吗

划线评论

  • 📌 而对碎片时间最好的利用方式,不是阅读,不是学习,是思考。 ^367561166-7I94htg8c
    • 💭 如何思考?
    • ⏱ 2023-05-12 07:15:06

学习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划线评论

  • 📌 如果一本书是你不感兴趣的,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读;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你只对一部分感兴趣,那么只读这一部分即可;同时读好几本书,或者把一本书读一半放回去、再读别的书,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 ^367561166-7I9QZuWVR
    • 💭 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来读书
    • ⏱ 2023-05-12 19:38:51

四个思维模型,看透事物本质

划线评论

  • 📌 事实上,无论你做何种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更加往整体化靠拢。从分工、细化的时代,走向多面、立体的时代 ^367561166-7IAvQwwWa
    • 💭 复合型人才
    • ⏱ 2023-05-30 08:16:06

划线评论

  • 📌 当然,随着信息不对称被打破,触达成本会大大降低,这个系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维持它存在的成本居高不下。那么,公司将逐步转向小型化、晶体化,每个人将更多地为自己工作,这是一个可预见的未来。 ^367561166-7IAw6PiZz
    • 💭 如何理解?
    • ⏱ 2023-05-30 08:20:07

意义和兴趣: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

划线评论

  • 📌 从小到大,我被夸奖、肯定得最多的地方是什么? ^367561166-7JoQxxuN4
    • 💭 声音很好听,可以考虑下声音相关爱好
    • ⏱ 2023-07-02 10:25:36

五个技巧,让你效率爆表

划线评论

  • 📌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吃完午饭,休息一下之后,一般会泡一杯茶,再开始工作。那么久而久之“泡一杯茶”就会成为我启动工作状态的一个触发器。一旦我泡一杯茶,大脑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开始工作了。从而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367561166-7JvsYwL6N
    • 💭 触发器
    • ⏱ 2023-07-06 18:52:30

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