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的未来,是广告还是用户付费? - 少数派
Metadata
- Author: sspai.com
- Title: 内容的未来,是广告还是用户付费? - 少数派
- Reference: https://sspai.com/post/82309
- Category: #article
Page Notes
Highlights
-
对于内容行业也是这样,如果主要的收入来自广告,那么商业活动的目标主要就是满足广告商的需求,而不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而广告商关心的是自己的商业利益,首要目标当然不是为了读者的利益,甚至很多广告商根本没有读过创作者的内容,只是看数据。所以,当广告成为创作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时,广告商就能在这个交易中获得更多的好处,而读者受到的损害,则包括了三条:广告内容的干扰、内容质量的下降、隐私被侵害。随着技术的进步,也随着广告主、创作者和读者的长期博弈,这三条被隐藏得越来越深,对人的改变也越来越难以识别。比如内容干扰,假设你在爱奇艺看电视剧,40 分钟的电视剧,2 分钟的广告,是不是觉得已经很长了?算算比例,广告的占比是 1/20。但如果你刷刷抖音,就会发现,基本上 3 条左右就会出现一条广告,也就是你看广告的时间占了内容的三分之一。把这个比例换到爱奇艺上,估计你要直接卸载 app 的。那你说为啥还能忍呢?这一方面是因为内容的进化,很多广告已经很深地植入到内容里面去了,有搞笑视频、有美女视频,不管你需不需要,短视频本质上就是在钻人性的空子,我还看过两口子吵架,吵到一半突然说「我的手机是某二手 app 上买的」,等你意识到这是一条广告的时候,已经差不多看完了,交易已经达成,只不过你既不是买家、也不是卖家,而是商品本身。而如果你但凡敢在抖音上下单一个东西,后台马上就会给你贴上一个标签,类似的东西就会源源不断地推给你,甚至不是同类东西、只是符合你身份的东西,也会推给你,比如抖音通过两笔小小的交易,已经知道我有个女儿、还有一只猫了,你可想而知有这两个出钱的口子,我能接收到多少其他产品的广告。对于当今带有广告的内容来说,在读者和创作者的博弈下,强行植入的硬广已经越来越少,因为知道你看到就会跳过嘛,而深度植入到内容里的广告内容越来越多,甚至很多内容,从你开始读第一个字开始,就已经是广告主和创作者的合谋,所有的内容全部指向一个目的:说服你购买。所以,尽管大家总是抱怨某个广告太硬了,其实硬广告反倒还是比较良心的。 — Updated on 2023-08-27 12:29:18 — Group: #mygroup
-
但如果仔细想一下,把时间线这个维度加进来,这二者对于创作者的性价比是不同的。简单来说,就是广告是一次性收费,相当于把你的时间卖了一次;而内容付费,则是把同一份时间卖很多次。时间越长,前提是你能坚持做下去,这种一份时间出卖多次的效果就越明显。 — Updated on 2023-08-27 12:35:48 — Group: #mygroup
-
“广告”是一种曝光作用。比如你可能在一年中看了数十次“对你无用”的货拉拉广告,但可能第2年你要搬家,你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需求解决平台就是它。广告在无形中占领了用户心智。 — Updated on 2023-08-27 14:35:20 — Group: #mygroup
-
我觉得这个世界残酷有有趣的一点在于:没有人能保证坚持做某件事一定会有价值,如果这里的「价值」特指能盈利的话。正如文章最后一句所说,坚持做某件事,是给自己打造一个有概率发生意外好事情的系统。只要这个概率不为0,可能就是坚持的意义所在了 — Updated on 2023-08-27 14:36:06 — Group: #mygroup
-
干货满满。核心问题在于,如果坚持自己的内容创作赛道?怎么确定这个赛道长期坚持一定就会有价值呢 — Updated on 2023-08-27 14:36:08 — Group: #mygroup